查看原文
其他

情感障碍中是否存在单相躁狂?

嘉雨秋 精神时间 2019-06-30

与抑郁症不同,躁狂始终没有被学界列为一项独立的精神障碍,1978 年的 ICD-9 只是将单相躁狂编码为 296.0,ICD-10(1993)也将躁狂相归类于心境障碍,而后来的 DSM-III(1980)、DSM-IV-TR(2000)和 DSM-5(2013)仅将躁狂相(296.0)编入双相 I 型。


但是从临床上看,一些患者患有单纯的单相躁狂或躁狂合并轻度抑郁。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单相躁狂和双相 I 型的差别,单相躁狂可能前期情绪高涨更频繁、自杀倾向低、合并焦虑症可能性低、存在更多的精神病特征和大麻等物质滥用史。此外,有观点认为单纯躁狂患者有重度抑郁症家族史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家族研究也表明了躁狂相和抑郁相呈家族性聚集分布。


目前第一个大样本关于成人单相躁狂的研究是由全国酒精及相关条件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的,他们发现单相躁狂的发病率约为 0.2%,并且它与双相在人口学和临床特点上有很大差异。躁狂患者多为男性、非白种人、躁狂相起病早、发作时间短,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惊恐障碍、社交和特殊恐惧症相对少。该项研究认为单相躁狂虽然不算常见,但仍是双相情感障碍中一种明确的临床亚型。


为了将单相躁狂从双相 I 型中区分出来,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的 Angst 等研究者收集了 9 项社区研究,分别来自 5 个国家,其中 9 项研究对象为成人,另 2 项为青少年。他们根据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合并症、性格特征和家族史,对躁狂(M),躁狂合并轻度抑郁(Md)和双相 I 型(BP-I)进行了区分。研究者运用性别年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进行人口学分析,并用 R 语言统计分析了躁狂起病年龄,精神合并症(自杀企图、GAD/惊恐障碍、贪食症、镇静剂/药物/酒精滥用),情绪高涨,焦虑,以及精神障碍家族史(躁狂、抑郁、自杀企图、焦虑/惊恐、贪食症、物质滥用)相关数据。研究结果于 2018 年 11 月发表在 BIPOLAR DISORDERS。


纳入研究的 M/Md 有成人 109 名,青少年 195 名,BP-I 有成人 323 名,青少年 182 名。无论成人还是青少年,M/Md 中以男性居多,而焦虑、惊恐障碍和自杀企图则在 BP-I 患者中更常见,与单相躁狂的关联并不大。此外,成人研究表明,贪食症和物质滥用在躁狂患者中比 BP-I 更少见。在成人组中,在首次发病年龄,情绪高涨和焦虑以及发病年龄上 M/Md 与 BP-I 无明显差异。而对于青少年,首次发病年龄和家族史方面两组也无明显差异。


M/Md 与 BP-I 在性别与合并症上具有显著差异,因而研究者们认为,单相躁狂患者尽管数目相对较少,但仍应被单独列为一项临床诊断和科研对象。从临床治疗上看,由于单相躁狂患者的自杀企图、焦虑和物质滥用相对更少,这类患者的疗效和治疗结果也会比 BP-I 好。但由于单相躁狂属于一个相对少见的精神障碍,样本量存在局限性。此外,性格特征这一因素并未在大部分文章中涉及,因而统计结果不甚令人满意。


题图 | 站酷海洛

编辑 | littlepsych

欢迎投稿 | yuxiaoying@dxy.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